祝賀陜西榆林城鄉建設規劃局網站成功改版升級
更新時間:2007-07-05 11:06:00 來源:大同網站建設 點擊:

榆林市位于陜西省最北部,地處陜甘寧蒙晉五省(區)接壤地帶。東臨黃河與山西相望,西連寧夏、甘肅,北鄰內蒙,南接本省延安。黃河沿東界南下涉境400多公里,古長城橫貫東西700多公里。地貌大體以長城為界,北部為風沙草灘區,占總面積的42%,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區,占總面積的58%。平均海拔1300米,氣候屬暖溫帶和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,年平均氣溫10℃,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。境內有53條河流,北部有200多個內陸湖泊,其中紅堿淖為陜西最大的內陸湖,總面積67平方公里,總蓄水量10億立方米。
全市轄1區11縣,222個鄉鎮,5545個村民委員會。市政府所在地榆林城為國務院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。總人口351.63萬,其中農業人口292.73萬。總面積43578平方公里,是陜西面積最大的一個市。
榆林歷史悠久。春秋為晉,戰國歸魏,秦統一六國后為上群地。唐及五代時設夏州、銀州、麟州、府州、綏州,均屬關內道管轄。宋以后,分屬北宋、西夏及金。明朝設榆林衛,素有“九邊重鎮”之稱。清朝設榆林府,民國設榆林道。建國后為地區建制,2000年7月撤地設市。
榆林人杰地靈。歷史上先后涌現出大夏國建立者赫連勃勃、西夏王朝建立者李繼遷、北宋名將楊繼業、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、明末農民起義領袖“闖王”李自成等一批有重要影響的人物。民主革命時期,更是涌現出李子洲、杜斌丞、李鼎銘、張繼鸞、劉瀾濤、馬文瑞、張達志、王兆相、閆揆要、安子文、賈拓夫等一批革命先烈、知名人士和黨的高級干部。本市還哺育了柳青、路遙等中國文壇的文學巨匠。
榆林物華天寶。能源礦產資源富集一地,被譽為中國的“科威特”。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,有我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。煤炭、天然氣、石油、巖鹽組合配置良好,開發潛力巨大,是21世紀中國的能源接續地,是正在建設的國家能源化工基地,是西氣東輸、西電東送、西煤東運的重要源頭。
2006年,全市地區生產總值436億元,增長17%,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.4個百分點,連續五年為全省第一。全市固定資產投資299億元。財政總收115億元,增長71.7%。地方財政收入35.6億元,增長49.6%,高出全省22.6個百分點。全市“三農”投入16.6億元,是2005年“三農”投入的1.5倍,創歷年之最。
市城鄉建設規劃局是負責本市城鄉建設規劃的市政府組成部門。
一、主要職責
(一) 貫徹執行中、省關于城鄉建設規劃的法律、法規及政策,研究擬定本市城鄉建設規劃方面的政策、規定;參與研究本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。
(二) 負責編制和修訂城市總體規劃、分區規劃、專項規劃、詳細規劃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以及建筑行業的發展戰略、中長期發展規劃;負責各縣城總體規劃的審核工作,并對規劃的實施進行指導和監督檢查。
(三) 負責本市各類建筑項目的規劃管理工作;負責建設項目的選址,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;負責“三線”核準工作。
(四) 負責向取得“一書兩證”的建設單位核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。
(五) 負責城市測繪管理工作;制定城市測繪發展的規劃計劃,并組織實施;負責測繪成果的管理和應用工作。
(六) 負責市屬建設工程項目(房屋建筑類)的初步設計審查工作;負責和管理施工圖紙設計審查工作;負責規劃、勘測設計單位的資質審查工作。
(七) 負責建筑業的行業管理工作,對本市建筑行業企業進行資質和監督;負責對市外施工企業的市場準入和市場行為的監督管理;負責對工程建設監理機構、招投標代理機構、造價咨詢機構的資質管理和監督。
(八) 貫徹實施國家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施工的法律、法規、規章以及技術標準,對本市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施工進行監督管理;負責建材產品的使用管理和建筑機械與起重設備的安全管理;負責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工作;組織和協調造價管理工作。
(九) 負責城市建設配套費的收繳管理工作;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墻體材料革新與推廣節能工作。
(十) 負責城市建設工程項目抗震設防的勘察設計工作,提出新建工程抗震設防依據、工程建設場地抗震安全評價、設防標準及方案論證;協同有關部門做好城市附建式人防工程建設和易地建設的規劃工作。
(十一 依法對規劃實施、重大項目(除市政公用基礎設施)建設、工程建設監理機構、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施工等方面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。
(十二) 指導全市村鎮規劃建設工作。
(十三) 負責全市城鄉規劃、建設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工作;負責城鄉建設和規劃檔案管理工作。
(十四) 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。